微生物實驗技術之消毒與滅菌(四)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2-24瀏覽:1379
幾種常用的消毒劑
碘伏 作用機制:鹵化作用 市售碘伏為0.75%、10%、7.5%、5%、1% 碘極微溶于水,與表面活性劑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結合,生成聚乙烯吡咯烷酮-碘,可溶于水。廣譜殺菌劑,對革蘭陽性、陰性菌類、炭疽芽孢菌均有殺滅作用。對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滅活有一定作用。碘伏中的游離碘是逐漸釋放,作用較慢,持續(xù)效果約1h,對人體的刺激性和過敏作用小。穩(wěn)定,易保存,橙黃色液體,消毒后顏色易洗去。消毒液保持黃色,效果不減。pH偏高,有機物存在時,其消毒效果下降。對金屬腐蝕性小,對銀、鋁、銅、碳、鋼制品有一定影響。濃度過高,易使皮膚干燥。
碘酒 作用機制:鹵化作用 2%濃度常用于皮膚消毒,有快速、廣譜的殺菌作用,對分枝桿菌、真菌、病毒和一些芽孢均有效果。
配制方法:取碘化鉀15g,溶解于蒸餾水20ml,后加碘20 g和95%的乙醇 500ml,使完全溶解后,再加蒸餾水至1000 ml 即成碘酒。
碘對皮膚有刺激性,使皮膚和織物著色,可用70%的乙醇擦去。
有的人對碘過敏,擦碘酒后,嚴重時可引起發(fā)熱和全身性皮疹反應,忌與升汞、紅汞溶液同用,以免生成碘化汞鉀,增加毒性。